之五、經濟學的人生(上)

大學時一個很討人厭的老師,雖然曾在大家面前,不客氣地質疑我念外語系的能力,讓我當下幾乎眼淚要奪眶而出;但是對於她認為每個學生至少都該修一門經濟學的課的想法,或許當下因為賭氣而有過不以為然的念頭,但是出了社會後,一直到現在,深深覺得那一席話真的很有道理。對於大學時忙於打工和社團,以致於無法順利考上研究所,我一點都不會覺得遺憾,更從沒有後悔過;但是如果大學可以重來,我真的很希望,可以修一兩門經濟學的課。

不過這世界本來就沒有小叮噹,而時光機也只是科幻電影裡的元素,所以,我的大學時光也不可能重來。幸好,人生俯拾皆學問,從人生每一個課題來學習經濟學,也不算太晚。

小時候家境並不算好,國高中以前,家中唯一的經濟來源,是父親自己經營的一個小小的工廠,做著辛苦的黑手工作。後來可能是時運不濟,可能是上天給的考驗,經濟的重擔漸漸落在母親上,從派報的電訪員,到餐廳的會計人員,每一分賺的都是辛苦錢。我總是相信上天如果關了你一扇窗,那麼祂會幫你開啟另一道門。上天對我很好,因為祂給了我三道門:第一道門,從小就低於常人的購物慾;第二道門,從小就有的當用則用、當省則省的習慣;第三道門,從小就莫名地容易知足常樂。

小學時候,那是一個如果成績好,爸爸媽媽都會打賞的年代。印象所及,拿了六年的好成績,我很少拿到爸爸媽媽獎勵金,每個禮拜也沒有所謂的零用錢。詭異的是,看著同學聊著零用錢、以及考試進步或一百分的獎勵金,我居然沒有一點點地羨慕或嫉妒,大概我那時是一個不知羨慕和嫉妒為何物的無感小鬼吧!不過父母的開心和對我的誇獎,以及好成績帶給我自己的信心,還是大大地滿足了我幼小的心靈。

大學時到新竹唸書,母親一個月給我三千塊錢的生活費。我覺得很充裕哪,一天有一百塊錢的額度呢!後來得知朋友們一個月的生活費多半在五六千塊以上,雖然覺得多,但也不怎麼羨慕,錢嘛,不就夠用就好嗎?!而且當我在大一下學期進入校園內的水木漫畫屋打工後,包吃包漫畫(雖然本人也不常看漫畫…),讓我一個月三千塊的生活費常常有一半可以向銀行的儲蓄帳戶報到,時不時地還讓我有餘裕可以跟三五好友上餐館和去KTV唱歌。那是一個時薪七八十塊錢的年代,這樣一小時一小時地慢慢賺,每個月這樣一點一滴地存,加上郵局的定存,以及後來在校內單位打工,再把勢力範圍拓展到校外的英語家教和兒童美語老師,畢業時我的戶頭竟然有二十萬出頭,算是比上不足,比下有餘,我很是滿足。

大學畢業後,沒考上研究所,茫茫然又不知道要做什麼了。好在應徵上了母校高教中心的研究助理,讓我不至於成為「畢業即失業」以及「遠距離戀情俱樂部」的一員。國科會的助理,月薪號稱三萬初,扣掉勞健保和離職儲金(是的,那時扣的是離職儲金,意思近似於現在的勞退金),實領不到兩萬七。扣掉自己在新竹的生活費,又得到負擔家用的豁免權,每月至少可存個一萬五。後來隨著主管到台北工作,幸運地多了英語家教的兼職,加上學生餐廳提供健康又便宜的用餐選擇,雖然扣掉每月回台中的交通費,以及跟閃光一至兩個禮拜一次的聚餐費,每個月我多半仍可以存個兩萬到兩萬五。就這麼樣一點一滴地,加上我驚人的超低購物欲,我在25歲攢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。

感謝台北市交通便利,讓身為路痴的我,即便沒有機車,還是可以到處走透透;感謝父母和小妹的諒解,讓我不用負擔家用;感謝大學時父母的縮衣節食,讓我在畢業後免去了龐大學貸的壓力;感謝上天,讓我用五千塊錢以內的預算,在師大附近這種精華區,找到距離工作地點走路十分鐘的落腳處。

我的第一桶金,我的留學基金。

大學時就懷著留學夢,雖然當時不是很篤定,但在兩次研究所考試都失利後,我自覺應該是試著完成留學夢的時候了。我告訴自己,如果申請沒有令人滿意的結果,那麼就在台灣找一份有發展性的工作,認真地經營,即便是準備國家考試都好。這是一個奮力一搏的機會,雖然我也預先想好了退路。這是非常典型的我,而我並不認為這有什麼錯,雖然有了退路可能就會減低義無反顧地往前衝的力道,但是這是一個安全的作法。

所以現在的問題,是要念什麼,以及要去哪裡留學。

我考量著自己的興趣、能力、和學經歷。三年多在高等教育機構的工作經驗,外語系加上資訊傳播與媒體學程的背景,加上同事的介紹以及自身對語言教學設計的興趣,我決定選擇在台灣剛興起的領域:教育科技。雖然美國是教育科技領域的大本營,但我卻老早就刪去了美國這個選項。一來沒有多餘的心力準備GRE,也不想把錢丟給萬惡的ETS;再者就是小小的反骨心態作祟:大家一窩蜂地去美國,所以我偏不。經費則是我另外一個考量。到國外只念碩士,是很難申請到獎學金的,這點我很清楚,所以我的經費就是一百萬上下。美國多半要花一年半才能完成,一年則是需要一百萬的銀彈。在這樣的情況下,我的資金一定大大地不夠。雖然父母都樂於資助我,但說什麼我也不能接受,即便接受了,我日後一定要歸還。說來或許很奇怪,雖然平常隨和,我總有些很奇怪的堅持。大學後要自食其力,這是我眾多奇怪的堅持之一。

所以我的選擇剩下英國、澳洲、和加拿大。

英國腔很好聽,也只需要一年,一年也差不多一百萬;澳洲和加拿大的年開銷則少一點,大概在六七十萬之間,但是所需時間就長一點,約莫一年半到兩年。閃光認為前置的申請工程那樣浩大,最後只在國外待一年,似乎太可惜了一點。這樣的論點說服了我;而從年開銷來看,與澳洲和加拿大相比,英國其實是算貴的;加上英國食物惡名在外,所以我選擇刪去英國。在澳洲與加拿大的大抉擇中,考量到澳洲位於南半球,加上澳洲高等教育較為突出的,應該是商業和經濟相關的領域。於是最後花落加拿大。

選擇加拿大是有風險的。很多留學秘籍都提到加拿大高等教育把關較為嚴格,因為政府有挹注諸多補助,而且學校數目也比美國少了很多。換句話說,選擇比較少,申請上的機會也比較低一點。在這樣的賭局中,我選擇承擔風險,因為我已經做了風險控管,一個「沒申請上就老實留在台灣發展」的備案。

申請過程中,稍微地參考了加拿大Maclean's雜誌針對國內大學的排名,由於申請領域的限制,加上不想花一堆申請費當冤大頭,最後只申請了五所學校:Simon Fraser University(西門菲莎大學)、Concordia University(協和大學)、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(英屬哥倫比亞大學)、University of Calgary(卡加利大學)、以及McGill University(麥基爾大學)。投五中三的結果讓我對自己多了點自信心。由於英屬哥倫比亞大學的教育科技碩士課程採全遠距教學,教育部並不承認透過全遠距教學的方式取得的學位,自己短期也沒有在國外念博士的打算,加上開學時間過趕,所以只好忍痛放棄我的第一選擇。又一次的大抉擇,選項是西門菲莎大學和卡加利大學。考量到卡加利大學位於草原三省之一的亞伯達省,遠較位於大溫哥華地區的西門菲莎大學偏僻,加上西門菲莎大學的國際碩士學生學費相對可親,每學期折合台幣約莫在六萬元上下。最後,我決定落腳西門菲莎大學。

來到加拿大後,一個截然不同的環境和開始,一樣的是,我還在繼續著我的人生經濟學課程…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legnat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